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关于印发《“一流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修订)》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学科资源优势,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学校对《“一流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经2021年11月1日校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21年11月24日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一流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学科资源优势,形成优秀教师队伍的团队效应,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将学科和科研优势落实在教学工作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重庆市高水平本科教育专项行动计划》(渝教工委〔2018〕97号)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人科〔2019〕4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一流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教学团队”)是指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外兼课教师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双师型”教师组成,以课程(组)或专业(群)建设为主要任务,在多年的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相互协作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 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和凝聚专兼职教师向心力的良好载体。通过建立良好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和组织模式,有利于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有利于形成和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共同开发专业和课程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实训基地建设和服务产业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条 学校将努力构建“三级三类”教学团队。“三级”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三类”即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团队。
(一)专业教学团队。以专业(群)为单位进行组建,以专业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团队。
(二)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组)为单位组建,每类课程(组)可建一个教学团队。
(三)实践教学团队。主要以实践教学项目、实践基地建设,或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等为载体组建教学团队。
第二章 教学团队建设原则
第五条 教学团队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原则:
(一)坚持依托教学基本建设的原则。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实现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具体任务,紧紧围绕特色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实践基地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来组建教学团队。通过探索,要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果,形成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促进我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优化师资结构的原则。教学团队建设应注重年龄、学历、职称、知识和能力等结构的优化,形成合理的梯队,保持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分工明确,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培养锻炼。
(三)坚持培育团队精神的原则。教学团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团队精神是教学团队的核心要素和精神支柱。团队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同时,全体成员应有明确的共同发展目标,有风雨同舟、共同进退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坚持注重“双师型”结构的原则。教学团队建设要以培养专兼职教师“双师”结构为特色,优化团队“双师”结构。对专任教师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兼职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五)坚持团队与规模相适应的原则。教学团队建设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依据生师比例、专、兼职比例等规定,以及办学预期和优化结构要求,配齐、配足教学、实训一线教师,使教学团队与办学规模相匹配。
第三章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与内容
第六条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一)各二级学院要制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规划,依据教学团队建设标准,通过引进和培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与教科研水平,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加大力度推动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在2022年前建成15-20个左右校级教学团队,并创造条件推荐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二)各二级学院要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办学能力,进一步落实专业、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任务,激发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在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名师、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第七条 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规范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以下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及时了解专业、行业现状,追踪企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专业特点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共同开设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实施过程培养、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八共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视实践教学,提供职业指导,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
(二)课程建设。依据行业及企业科技与生产发展水平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组织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编写校本特色教材或校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积极开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习题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组织申报各级各类一流课程,在建设周期结束时,负责的课程要通过评审验收。
(三)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队伍“双师”结构建设,有效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积极参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帮助落实专业教师定期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要特别重视对团队内青年教师的职教理论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建立传帮带等途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以“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要求,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师德修养和学术水准,积极培育各级教学名师,成为德艺双馨的教学团队。
(四)实践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实习实训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团队在建设周期结束时,应完成所负责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
(五)教育教学研究。教学团队要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研究规划,组织团队成员结合本职岗位实际,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将教学改革与创新和教育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并及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及时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教学团队智力和技术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研发与服务等社会服务,不断提高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第四章 教学团队申报条件与遴选程序
第八条 申报校级教学团队的条件
(一)团队及组成:团队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成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团队有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团队成员具有合理的年龄、职称、学历、专兼、双师结构。专业及实践环节教学团队人员一般不超过10人(含校外兼职教师),课程教学团队人员一般不超过6人(含兼职教师)。其中,设团队带头人1名。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教学团队。
(二)带头人: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长期致力于本团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研究,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专)科学生授课;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在团队中发挥领导和带头作用。一个专家只能担任一个团队的带头人。
(三)教学工作。团队所有成员教学工作量达到学校基本工作量要求。团队具有明确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建设目标,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本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受益面广。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发生。
(四)教学与科学研究。重视学习和研究国内外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认真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活动并有较好的研究成果。团队应承担过省、部级及以上教改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建设等工作,获得过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其他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任务等。
(五)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开设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国家级、省部级及面向二十一世纪统编优秀教材;承担过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或主编的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六)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第九条 教学团队遴选程序
(一)团队申报。凡符合本办法第八条所列条件的教学团队均可申报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并填写《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附件1)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附件2),详细说明团队预定建设期内在教学改革、教学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设目标,对申报材料应附相关支撑材料,提交教学团队带头人所属二级学院。
(二)二级学院推荐。教学团队带头人所属二级学院应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评议组,依据本办法对各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材料的真实性,并依据教学团队工作实绩进行评议考核后决定推荐候选教学团队,提出推荐意见以及保障团队建设的措施,连同申报材料于规定时间报送教务处。
(三)申报资格和材料审核。教务处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对候选教学团队资格及申报评选材料进行审核。如发现申报评选材料弄虚作假,取消候选团队的参评资格。
(四)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对通过资格审核者,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审,评选团队建设项目数允许少于既定名额,宁缺勿滥。
(五)学校立项建设。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经校务会批准后由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者,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由学校正式发文立项建设。
第五章 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
第十条 教学团队实行带头人负责制。带头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团队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和协调教学团队完成各项任务,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负责教学团队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教材建设、试题库的建设等工作;负责教学团队青年教师的培养、科学研究、制度建设和经费使用等。
第十一条 实行目标管理制度
(一)教学团队建设期一般为3年,建设期内团队应承担至少1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承担1项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进一步加强规划教材管理与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反映学校办学特色、专业和课程特色的系列教材或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级、省部级及面向二十一世纪优秀统编教材;编写出版高水平的专著或发表出有特色的教学改革论文。
(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团队在建设期内应承担至少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发表与建设内容相关学术成果。
(三)教学团队每年都要对建设任务落实情况等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总结材料报教务处,中期向学校提交《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附件3),学校对未能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建设的团队将提出整改意见或取消支持。
(四)凡在管理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将撤销其“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资格或责令其整改提高:
1. 管理期内出现教学事故;
2. 团队管理混乱,成员协作困难,教学任务落实不力;
3. 对确定的建设目标落实不力,影响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 建设期内未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或科学研究立项的,或未达到建设目标要求的,或未取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的;
5. 将建设经费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 建设期满后,各教学团队应根据建设任务书要求提交《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书》(附件4)和建设成果的佐证材料,教务处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各项成果进行评价和验收,验收合格将颁发证书并全额拨付建设经费。
第十三条 学校在人员编制、师资培养、科研立项、经费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对教学团队给予政策倾斜。优先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用人的需要,对入教学团队的人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进修培训、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等方面给予重点推荐等。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十四条 学校对批准立项的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提供建设经费资助,对教学团队加强经费扶持,建设期内学校给予每个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5万元、课程教学团队3万元、实践教学团队4万元)的经费资助。立项后首期划拨40%,中期评估考核合格后再划拨30%,剩余经费待验收合格后一并拨付。对获得省级、国家级“一流教学团队”的,依据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经费匹配,加大支持力度。
第十五条 教学团队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借款和报销,须经教学团队带头人、单位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和主管校长签字后方可到财务处办理。
第十六条 教学团队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人员进修、人才培养、专业调研、研讨会、课程建设、课件制作、图书资料的购置等。用于人员培训、课程建设、课件制作、图书资料购置的费用应不少于总经费的80%。
第十七条 教学团队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条件,提高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各二级学院可依据本办法,制定《一流教学团队及成员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以提高教学团队建设成效。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关于印发<一流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重人科〔2019〕179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
2.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任务书
3.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4.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书
附件1
“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
团 队 名称 |
|
团队带头人 |
|
所 在 学院 |
|
填 表 日期 |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 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填写要求字迹清楚、工整。
2. 申请表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资格。
3.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4.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
二、团队成员情况
(一)带头人情况
姓 名 |
|
出生年月 |
|
参加工作时间 |
|
||
政治面貌 |
|
民 族 |
|
性 别 |
|
||
最终学历 (学位) |
|
授予单位 |
|
授予时间 |
|
||
高校教龄 |
|
专业技术职务 |
|
行政职务 |
|
||
联系地址、邮编 |
|
||||||
联系电话 |
|
|
|
||||
电子邮件地址 |
|
||||||
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 |
|||||||
|
|||||||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
|||||||
起止时间 |
学习工作单位 |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姓 名 |
|
年 龄 |
|
参加工作时间 |
|
最终学历 (学位) |
|
专 业 |
|
高校教龄 |
|
专业技术职务 |
|
行政职务 |
|
|
|
(根据人数复制、填写)
三、教学情况
(一)主要授课情况(近三学年以来)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人 |
起止时间 |
总课时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二)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情况)
序号 |
教材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 |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三)成果获奖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颁奖单位 |
奖励级别 |
时间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四)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主研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限10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参与人员 |
项目内排名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五)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
|
(六)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
(七)教学改革论文(限10项)
序号 |
论文(著)题目 |
期刊名称、卷次 |
时间 |
作者姓名 |
署名次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培养青年教师、教师进修工作情况
|
五、科研情况
(一)科研项目(限10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参与人员 |
项目内排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科研论文(限填10项)
序号 |
论文(著)题目 |
期刊名称、卷次 |
时间 |
作者姓名 |
署名次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科研成果转化与反哺教学情况
|
六、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
|
七、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
八、推荐、审批意见
二级学院推荐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教务处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 |
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审批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任务书
团 队 名称 |
|
团队带头人 |
|
所 在 学院 |
|
填 表 日期 |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 制
负 责 人 简 况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学历学位 |
|
专业技术职称 |
|
|||||||||||
工作部门 |
|
职务 |
|
|||||||||||
联系 电话 |
|
|
|
|||||||||||
团 队 主 要 成 员 简 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称 |
学历 学位 |
职务 |
所在部门 |
分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团队简介 |
|
|||||||||||||
团队预期目标 |
|
|||||||||||||
团 队 特 色 |
|
|||||||||||||
团 队 建 设 进 度 及 计 划 |
日期 |
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
责任人 |
验收要点 |
||||||||||
|
(按进度、分阶段详细填写)
|
|
|
|||||||||||
|
|
|
|
|||||||||||
|
|
|
|
|||||||||||
|
|
|
|
|||||||||||
经 费 预 算 |
经费用途 |
经费预算 (万元)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二级学院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
教务处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
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
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学校意见 |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
|||||||||||||
备注 |
|
附件3
“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期检查
报告书
团 队 名称 |
|
团队带头人 |
|
所 在 学院 |
|
填 表 日期 |
|
填 写 要 求
1. 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2. 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 表格签字手续要完善并加盖公章。
4. 此表一式二份分别交所在部门和教务处。
一、申请立项时项目的建设计划 (必须与项目立项建设推荐表内容一致)
|
二、立项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含立项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发挥的教学效益和示范辐射作用、经验总结等)
|
三、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
五、经费使用情况 |
已拨经费总额: (万元);已用经费总额: (万元) |
经费使用情况:
|
六、项目团队自查意见 |
自查意见:
自查结论:□完成 □进展良好 □进展一般 □进展滞后
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团队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
七、审核意见
二级学院意 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验收小组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教务处意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意见 |
分管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
备注 |
|
附件4
“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
报告书
团 队 名称 |
|
团队带头人 |
|
所 在 学院 |
|
填 表 日期 |
|
填 写 要 求
1. 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2. 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 请项目负责人填写此表,并签署所在部门意见、加盖公章。
4. 此表一式二份分别交所在部门和教务处。
一、申请立项时项目的建设计划 (必须与项目立项建设推荐表内容一致)
|
二、立项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含立项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发挥的教学效益和示范辐射作用、经验总结等)
|
三、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
五、经费使用情况 |
已拨经费总额: (万元);已用经费总额: (万元) |
经费使用情况:
|
六、项目团队自查意见 |
自查意见:
自查结论:□完成 □进展良好 □进展一般 □进展滞后
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团队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
七、审核意见
二级学院意 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验收小组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教务处意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意见 |
分管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
备注 |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上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