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乡村振兴密码,探索中国式现代的建设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既是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形势的清醒认识,也是明确宣示,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说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那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全体思政教师参加了此次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学系党员教师周凤仪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小组领学成员,做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的读书报告。
周老师首先从分析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区别开始,指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确使现代化凸显为每个民族国家必须面对的一种普遍命运,但这绝不意味着每个民族国家都必须要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其次,探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不能忽视乡村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忽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她认为要实现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乡村地区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存在的最大短板:一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最关键是体现普惠性,意味着全体人民要共享现代化成果,以乡村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二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意味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绿色发展,意味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在交流发言环节,支部教师党员杨岚老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徐洪波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
杨岚老师认为,不同于西方国家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而乡村振兴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集中表现。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农村人口的教育投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发展成果,也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洪波老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于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下的时代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是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践下,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核心组成部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最大挑战和难题是处理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问题,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就在于通过全面振兴使广大乡村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通过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小组关于《解锁乡村振兴密码,探索中国式现代的建设路径》的主题分享,让全体思政教师更加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振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小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