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 ——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教学研讨会
日期:2023-12-27 11:03:05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265

为了高质量建好和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阐释、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能力,带动和引导思政课教师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肩负起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于12月22日赴北碚区三圣镇是平村举行了教学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村党支部委员会书记王均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就是平村的发展状况、发展理念、产业结构、产品特色,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做了全方位的介绍。王均书记尤其强调了是平村近几年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目前,是平村已形成了数量足、质量高、品类全的现代化机械体系。机械设备在范围上已覆盖全村所有农户,在产业链条上已覆盖生产、加工、出售各个环节。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是平村的生产效率,充分展现了科学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王书记还详细介绍了是平村的菜油、柑橘、红薯粉、高粱酒等特色农副产品。是平村的特色产品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质优良,这得益于是平村的绿色发展理念。目前,是平村已有多种农作物完全脱离了对传统农药的依赖,实现了绿色化转型。王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一定要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他希望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代农业生产不能按照传统农业的老路一条道走到黑,而要因地制宜因时而为因势而为,大胆创新,根据各地实际和特点选择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王均书记作专题汇报

院长张国容做了动员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美丽乡村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境,还要聚焦于产业,由产业来带动人们美好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都不清楚乡村的现状,都不愿回到农村去发展,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没有落到实处,中国式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毫无疑问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让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走出学校来到田间地头、来到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的体验、调查学习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各门思政课,都要加强实践教学,都要把实践教学做深做实。张院长指出,我们要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不能只是一个口号,也不只是一个教学环节,而是要作为一项硬性的要求。实践教学不能还是搞理论教学,我们应该把传统的小课堂变大,实现与社会生产等结合起来的“大课堂”“大思政课”,为此,还要建设大师资教学队伍,形成教学团体,由团体来负责每个班的教学任务,改变以前一个人一包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教师们要实现从老师到导师的转变,老师更多指的是智力与学识的灌输,而导师强调的则是一种主导一种引导指导,帮助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此外,张院长还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讲究的是全,而高校教师讲究的是精和专,老师们要躬耕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使之实现高校思政课的专业化专家化。

张国容院长作主题宣讲

在研讨会上,学院直属党支部(主持工作)副书记兼副院长的傅小珮,教师代表李宾、杨舒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系主任邓小林等分别就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乡村振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形成发展、思政课助力乡村振兴、高校思政课与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的关系与思想等课题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傅小珮书记分别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村的全面改革,推进精准扶贫,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四个方面梳理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理论贡献,提出进入新时代,乡村发展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上,可以从经验借鉴、政策倾斜、资本下乡、科技参与、人才引进五个维度思考借助他山之力;在内生动力上,必须立足不同乡村的主体能动性发挥,思考本土优势,提升乡村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

傅小珮书记研讨交流

 

李宾老师就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之间的关系作了主题汇报,强调要以党的建设引领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来促进党的建设。李斌老师指出,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为乡村振兴保证方向,思想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强化支撑,作风建设为乡村振兴巩固基础,纪律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环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基层党建的磨刀石,是基层党建的指明灯,是基层党建的金钥匙,也是基层党建的淬火炉。

李宾研讨交流

 

杨舒闳老师就高校思政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意义作了主题汇报。杨老师分别从思政教育对塑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思政教育对阐释乡村振兴政策的重要意义,以及思政教育模式与人才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思政课建设对乡村人才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杨舒闳研讨交流

邓小林老师从习近平的“四下基层”说起,作了关于乡村振兴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汇报。邓小林老师指出“四下基层”的实质就是调查研究,从毛主席到江主席再到习近平主席,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乡村振兴。邓小林老师还强调,我们应当把此次乡村之行的调查收获融入到日常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用真实的素材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邓小林研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通过现场的教学研讨,对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设,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良性互动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将继续通过思政课教学改革、善用大社会课堂、构建大师资体系、搭建大资源平台等方式,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建设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子乾 供稿          敖园园 供图

 

核发:0 点击数:265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方式: QQ: 532133532 邮箱:mksxy@cqrk.edu.cn 电话:023-42461163